台灣邁入高齡社會,老人天天往醫院跑!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,去年就醫的老人使用口服錠劑、膠囊量高達62億顆,平均下來每人每年吃掉2045顆藥,等同一天吃掉5.6顆藥,相當驚人。
根據《自由時報》報導,健保署資料顯示,去年就醫老人平均門診26.35次,用量最多和金額最高前10名藥品,心血管用藥占一半以上。若整理用藥扣掉針劑,光是錠劑、膠囊等口服藥就有62億顆,平均每位老人每年吃下2045顆藥,每天約吃掉5.6顆藥。
台灣邁入高齡社會,老人天天往醫院跑!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,去年就醫的老人使用口服錠劑、膠囊量高達62億顆,平均下來每人每年吃掉2045顆藥,等同一天吃掉5.6顆藥,相當驚人。
根據《自由時報》報導,健保署資料顯示,去年就醫老人平均門診26.35次,用量最多和金額最高前10名藥品,心血管用藥占一半以上。若整理用藥扣掉針劑,光是錠劑、膠囊等口服藥就有62億顆,平均每位老人每年吃下2045顆藥,每天約吃掉5.6顆藥。
明道大學為推動服務教育、善盡社會責任,已連續三年由在地師生,和來台學習的國際交換生組成「偏鄉服務志工團」,深入南投仁愛鄉精英村等原民部落,關懷老年長輩、捐贈圖書給原鄉兒童推動閱讀,營造祥和社會。
位在彰化縣的明道大學,早期幫原住民族開設有「農業專班」,栽培不少優秀人才返鄉服務,學成後更和校方的學務處、國際處有所聯繫,並逐漸建構「偏鄉服務志工團」,校方表示志工成員有來自在地與各國來台的國際交換學生,服務的面相包含有:關懷長輩、學習原民文化、環境維護服務、社區彩繪、故事牆修復、自然生態保育、以及國中小學生的品德教育;並和當地的社區發展協會相合作,用心設計體驗活動,除了讓國際學生能認識台灣原鄉部落之美,也幫原鄉部落帶來青春活力以及社會關懷的熱忱! 明道大學志工團,還特別前進到仁愛鄉的精英村「賽德克族部落」,帶領長輩和小朋友們手作組合盆栽,希望協助居民提升生活美感;並捐贈一批圖書給原鄉,期望培養小朋友們從小就養成閱讀的好習慣,並深入體驗原民藝術、人文與生活文化之美。
碗裡盛裝著快滿出來的麵,加上一顆滷蛋、丸子和豆腐,竟然只要兩個10元銅板,就可以飽餐一頓!在虎尾科技大學旁邊擺麵攤的愛心婆婆,幾十年來都堅持銅板價位照顧學生。
每天從凌晨兩點多開始忙、準備食材,偶爾會有一些志工朋友幫忙,婆婆堅持幾十年不漲價,兩個10元銅板就讓你吃得很飽,從婆婆開店到現在,做一天虧一天,甚至月虧十萬元,婆婆表示:「我們不要欠別人的錢就好。」她表示兒女每個月都會給她生活費,她就將錢拿來餵飽學生,當作替兒女做功德,雖然兒女都勸婆婆不要做了,擔心她一個人、年紀也大,會有危險,不過婆婆還是堅持繼續做下去,婆婆的精神也為台灣帶來溫暖的義舉與良善的循環。